全部导航

古代弓制作技艺知多少?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7个回复

  • -

    聚元号是清朝皇家专设的兵工厂,其弓箭铺位于北京东四附近的弓箭大院。1957年聚元号被改造后迁至北京第一体育用品厂,成为现在朝阳区的区属单位,位于现在的国际贸易大厦附近。1998年,聚元号第九代传人杨文通在朝阳区的团结湖居民区内设铺,重兴旧业。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承袭了中国双曲反弯复合弓的优良传统,弓的主体内胎为竹,外贴牛角,内贴牛筋,两端安装木质弓肖。弓的制作分成弓的“白活”和装饰的“画活”两个环节。弓弦一般有牛皮和棉线两种,聚元号多采用棉线制作。制箭步骤主要包括调杆、打皮、刮杆、安装箭头和尾羽等。  聚元号杨氏制弓世家早年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项。出于对弓箭传统技艺的热爱和文化传承的自觉,杨福喜毅然放弃了原有工作,改从其父杨文通学艺,全面继承了聚元号清代皇家弓箭作坊的全套技艺。聚元号制作弓箭所用原料、工具、技法与《考工记》、《梦溪笔谈》、《天工开物》所载相近,所制各类弓箭品质精善,深受各界好评,曾应邀赴香港参与亚洲射艺交流活动,并由中央电视台和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 -

    聚元号具有重要的传统文化价值。它承袭了中国传统手工工艺的风俗习惯,如收徒、祭祖等。据聚元号第十代传人杨福喜介绍,弓箭行业收徒非常严格,要求必须是15岁以下人品端正的孩子,踏实肯干,愿意吃苦且淡泊名利。一个学徒从拜师到出师起码要3年以上时间。徒弟的日常花销由师傅全包,还有零花钱。  聚元号的弓箭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工艺的典型代表,它的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序和要求极高。这些生产技艺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它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 -

    弓箭的起源很早,这与先民的狩猎活动有关。早期的弓箭很难留存,由于弓体、箭干是以竹、木制成,极易腐烂,所以在新石器时代和夏代遗址的发掘中,还一直没有获得过完整的标本。而石镞、骨镞和青铜镞则易留存,考古中也多有发现。从镞的形制和材料上可以看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夏商到春秋,弓箭一直在不断改进。  在历代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到春秋时期形成了有关弓箭制造的详细记录,见之于《考工记》,文中给予明确规定,用以指导精良的弓箭生产。《考工记·弓人》指出,制弓所需干、角、筋、胶、丝、漆六种材料,“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将六材合制成弓,短时间内不可奏功,不同的工序需选不同的季节,以保证弓的质量。“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古代制成一张良弓,至少需二至三年才成。
  • -

    弓箭行业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轩辕黄帝某次外出,在密林之中遇到了一只老虎,情急之下,轩辕黄帝爬上了路边的大树,并在树上折断树枝、绑上藤蔓做成了最原始的弓箭,打退了老虎。由此,轩辕黄帝被奉为弓箭行业的祖师爷。每年阴历四月二十一日,是弓箭行业祭祖的日子,由弓箭大院各弓箭铺轮流坐庄承办。这一天,所有弓箭铺的手艺人都歇业,到弓箭大院的家庙参加庆典,烧香祭祝,设宴唱戏,擦净佛像,并为祖师像穿上树叶做的衣服,披上大袍。在家的妇女和儿童吃白煮肉、黄花鱼,烧香磕头。祭祖活动的花销由弓箭大院全体弓箭铺均摊。这个活动一直持续到1952年。
  • -

    杨福喜的祖父杨瑞林,早年随其堂兄、弓箭铺“全顺斋”的掌柜学习弓箭制作手艺。不到30岁,杨瑞林已是弓箭行较有名气的师傅。1910年,在亲友资助下,杨瑞林以40块大洋成为“聚元号”第八代店主。杨瑞林接管“聚元号”后,增加弩弓、弹弓、弹弩、袖箭、匣箭等新品种,吸引了大量外国商人购买弓箭。“聚元号”弓箭因此远销海外,民国初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获得银奖。民国时,弓箭大院里,只剩“聚元”、“天元”、“广生”、“隆生”、“全顺斋”、“天顺成”和“德纪兴”7家。1957年聚元号被改造后迁至北京第一体育用品厂,成为现在朝阳区的区属单位。1998年,聚元号第九代传人杨文通在朝阳区的团结湖居民区内设铺,重兴旧业。
  • -

    历经三朝十代,在北京城三百年的老字号“聚元号”,保存着一张历代传下来的古弓,弓长约1.5米,其上有“道光三年毅甫制”的款印,这是当年的工匠毅甫为“聚元号”100周年庆典所特制。据此推算:“聚元号”的初创年代应在1720年。“聚元号”弓箭铺的原址位于北京东四路口西南角的原弓箭大院内。在清朝,北京的弓箭大院是皇家特设的兵工场。从业者大多为皇亲,并以满族为主,以满族以主,其产品均需上交兵部、礼部、户部等,不得外卖。“聚元号”所制弓箭便是专供宫廷使用,其“聚元号”的匾额也是由乾隆皇帝御笔所题的。清末,弓箭作为兵器已被洋枪洋炮取代。清朝国库空虚,这些皇家弓箭工场沦为民间作坊。这时执掌聚元号的是第七代店主王氏(同行称其为小王)因吸食毒品而无心经营弓箭铺,最终山穷水尽,只好将其祖业变卖给杨家。
  • -

    弓箭制作的精确程序和许多关键流程完全依仗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经验,以眼为尺,以手为度,很少有具体数据可以参考。制作一把弓需要利用上百件专用工具对二十多种天然材料进行纯手工加工,通过200多道工序,历时三四个月,才能制成一张中国传统弓箭。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承袭了中国双曲反弯复合弓的优良传统,弓的主体内胎为竹、外贴牛角、内贴牛筋、两端安装木质弓。弓的制作分成弓的"白活"和装饰的"画活"两个环节。弓弦一般有牛皮和棉线两种。看似外形简单的弓箭,实则需要经过制胎、插销子、铺牛角、铺牛筋、上板凳等五大道工序,而细分起来则需要200道。制箭步骤主要包括调杆、打皮、刮杆、安装箭头和尾羽等。使用工具有板凳、锯刀、木锉、筋梳子、弓枕等十多种。尤其是,聚元号弓箭对材料要求非常严格,比如木材要用榆树或水曲柳,牛角用南方水牛角,而且必须长于60厘米,箭的羽毛一般要用扇起风来比较硬的法国鹅毛等。

发布

和关注的好友开始聊天   
在线聊天

好友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