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抟土绕潮音—泥塑体验季闭幕式暨潮州音乐普及专场展演”在广州市文化馆举办。全国泥塑传承人们与众多潮州音乐艺术家共聚一堂,在细腻婉转的潮州音乐声中,为持续两个月的泥塑体验季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抟土绕潮音—大吴泥塑艺术展暨泥塑体验季”历时两个月,由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共同主办,以展览、论坛、讲座、体验课和文创展销等形式,全面呈现大吴泥塑的传统技艺及当代传承,吸引20余万人次观展,整体满意度达93%以上,特别是展览陈列、展品质量、体验课程等的满意度接近100%,在广州形成“泥塑热”。
“抟土绕潮音——大吴泥塑艺术展暨广州美术学院2023年大吴泥塑研修班学员成果展”汇聚了全国泥塑精品300多件,以跨地域视角呈现泥塑艺术的多样性与技艺精髓。展览得到全国泥塑传承人倾力支持并热心捐赠,共有30余人捐赠50余套作品,其中,老艺人吴宜兴捐赠一套《大吴泥塑脸谱》269件,大吴泥塑国家级传承人吴光让和吴维清分别捐赠个人代表作品,天津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张宇捐赠泥人张精品《孔子抚琴》等,使广州市文化馆的泥塑藏品形成系列。接下来,广州市文化馆将基于这些藏品展开巡展,近日将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作首站展出。
在泥塑体验季期间,广州市文化馆还推出了泥塑论坛、专题讲座、体验课和展览现场公教等丰富活动共25场,吸引1400人切身体验泥塑魅力,为群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泥塑文化之旅。泥塑传承发展论坛汇集了全国泥塑传承人及专家,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大吴泥塑;系列讲座共举办7场,来自博物馆、高校、泥塑行业的知名学者多维度解析大吴泥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引导观众从“看泥塑”到“懂泥塑”;泥塑体验课共17场,来自陕西、河北、天津、江苏、广东等省份的传承人手把手带领市民体验“玩泥巴”的乐趣;现场还专设泥塑文创销售柜台,汇聚大吴泥塑“兔帅”、无锡惠山泥人“阿福阿喜”、凤翔泥塑“十二生肖”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创佳品,让民众将非遗带回家。这是广州市首次举办全国泥塑类非遗项目的系列体验活动,让泥塑艺术以鲜活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在更广泛的公众中获得共鸣。
大吴泥塑和潮州音乐都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同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本届泥塑体验季的主题“抟土绕潮音”,生动呈现了大吴泥塑与潮汕地区传统表演艺术的紧密相依。为此,在闭幕式上除了总结与表彰仪式,还举行了潮州音乐普及专场展演,这也是广州市文化馆新馆第一次举办潮州音乐专场演出。本次展演由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岭南音乐普及专业委员会承办,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协办。
潮乐作为岭南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广义潮州音乐体系中的器乐音乐。此次结合广州市文化馆曲艺园的古典建筑特色,通过沉浸式的潮乐表演以及与大吴泥塑传承人群的互动,生动展示了潮汕非遗的魅力和文化内涵。专场演出既保留了潮州音乐的传统韵味,又融合了新时代创新演绎。这是潮州音乐异地传播的生动表达,也是非遗在高校教学、在社会普及的实践写照,同时展现出广州市文化馆积极推动非遗跨地域传承传播的活力。

广州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抟土绕潮音—泥塑体验季闭幕式暨潮州音乐普及专场展演”的跨地域、跨非遗项目的新实践,加深了人们对地方特色文化整体认识和尊重的同时,亦促进了不同地区间文化交流与融合,为未来促进非遗跨界传播提供了一次宝贵的经验。
(图片由广州市文化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