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60岁往上的老北京差不多都知道“面人郎”,这不仅是因为是京派面人艺术的代表,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人都读过冰心的散文《面人郎访问记》。“面人郎”制作技艺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一起来看看这项独特技艺的第三代传人郎佳子彧是怎么制作面人的吧~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起保护传统文化,助力非遗传承。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游非遗·影像展”
在柳州,有一座古老的苗山,山里会传出阵阵悠扬笙歌,那是村里的男子吹响了芦笙。身着“百鸟衣”的苗家姑娘围着芦笙翩翩起舞,如同天上云彩般美丽……百鸟衣是融水苗族人赶坡会必备的盛装。女装由花衣和羽裙组成,花衣的肩、背、袖和羽裙上均绣满花鸟草等图案,同时串上幸福果壳、六谷果和百鸟绒毛做成的绒球作点缀。因其制作工艺繁复,且为纯手工,所以十分珍贵。
考完北京数学去天坛数地砖
活动优先安排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其次是非遗中华老字号及非遗企业、传承人参与;线上集中开展销售活动,线下在各市州设点举办促销。花瑶挑花、岳州扇制作技艺、桃源刺绣、侗锦织造技艺、苗绣、土家族织锦技艺等10个非遗项目在活动现场进行展示。现场还有10名知名主播直播推介非遗产品,为湖南非遗直播带货。
老北京叫卖也称“货声”,俗称“吆喝”,是旧时京城的小商小贩,基于北京胡同这一特殊的居住形式,为了招揽生意、推销商品,在街头巷尾之间自发口头创作的一种叫卖调。2007年,老北京叫卖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他们肩负使命,保护人类文明;他们通过双手,传承民族遗产……他们就是一生辛勤创作,只为传承匠心的非遗传承者。非遗传承需要你我同行,今天让我们一起向最美的他们致敬~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起保护传统文化,助力非遗传承。